專注高端智能裝備一體化服務
          認證證書

          新聞資訊

          【兆恒機械】質譜的工作原理及發展史

          • 點擊量:
          • |
          • 添加日期:2021年03月17日

          質譜法是一種用于測量物質分子量和分子結構的方法。與其他方法不同的是,樣品經電離,離子化合物被激發,分子離子斷裂成各種碎片離子,每個碎片都有各自的質荷比(m/z),它們分別聚焦在不同的點上,形成質譜圖,從而確定物質分子量和分子結構。

          image.png


          質譜儀的原理圖(圖片來源:迪信泰檢測平臺

          質譜儀主要由真空系統、進樣系統、離子源、質量分析器、檢測器等部分組成。

          真空系統:離子源的真空度要保持在10-310-5Pa,質量分析器的真空度要保持10-6Pa。

          進樣系統:可以分為直接進樣和色譜進樣。單組分、高沸點的液體樣品可以采用直接進樣。色譜進樣一般是液質聯用或氣質聯用等儀器,適用于分析多組分。

          離子源:目前常用的離子源有電子電離源、場電離源、快原子轟擊源、激光解吸源、電噴霧電離源、大氣壓化學電離源等。

          質量分析器:目前常用的質量分析器有磁式分析器、四極桿分析器、離子阱分析器、飛行時間分析器等。

          檢測器:常用的檢測器有電子倍增器和光電倍增管。

          傳統上質譜僅能分析M<2000的有機小分子,近年來質譜的研究范圍不斷擴大至M>100000的大分子,特別是多肽的研究。

          質譜發展史

          1912年,J.J.Thomson研制出第一臺質譜。

          1918年,F.L.Arnot和J.C.Milligan磁扇面方向聚焦質譜。

          1946年,W.E.Stephens發明了飛行時間(TOF)裝置。

          1953-1958年,W.Paul發明了四極桿質譜分析儀。

          1966年,F.H. Field發明了化學電離。

          1968年,C.R. Blackley團隊發現了“電噴霧”方法。

          C.Gohlke和F.McLafferty共同發明了氣相色譜聯用,后者于1973年進一步引入液相色譜聯用。

          本文由迪信泰檢測平臺(Biotech-Pack-Analytical)整理編輯。

          迪信泰檢測平臺基于液質聯用(LC-MS)和氣質聯用(GC-MS)等檢測平臺,致力于廣大科研工作者提供高質量、快速、精準的一站式檢測服務。


          2020无码专区人妻日韩_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_久久天码专区国产精品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观看视频

                亚洲制服丝袜日韩熟女中文 | 亚洲精品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| 最新国产秒拍福利 |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无线码 | 亚洲欧洲视频一区直播在线 | 亚洲欧美一二区日韩精品在线 |